從芬蘭課堂活動談孩童運動量的提升

(上)http://leespeedu.blogspot.tw/2016/06/blog-post_11.html

(下)http://leespeedu.blogspot.tw/2016/06/blog-post_13.html

活力藝廊

事實上,我已瞭解到上課時間也應該包含肢體活動。當我的同事在去年推行"芬蘭學校動起來"計畫時,就已提出了各種策略,讓學生在上課時間也能動起來,例如"活力小子(energizers)",就是在課堂中,讓孩子暫時離開座位,然後將椅子替換成健身球,於是,孩子在彈起身子時要完成練習,如此一來,學生就可以一邊彈跳,一邊學習。

我也找了不少策略,讓我6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。比如去年秋天,我就嘗試了一個名叫"活力藝廊(Active Gallery Walk)"的策略,亦即在課堂上讓孩子保持移動,卻又能保持專注。

之所以採用這個策略,肇因於我於以往的方法感到沮喪。因為有很多時候,學生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在做活動,例如他們站在教室前面,透過海報或投影片向全班同學做報告。這樣的方式不僅浪費了許多教學時間,而且也沒有多少產出性。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,坐在座位上,一遍又一遍地聽著其他學生報告是很無聊的,哪怕報告者的技巧再好,也是一樣。

當然,我同意給孩子機會向全班同學呈現學習成果很重要,但如果孩子並不投入也沒有動力,這麼做就不太值得了。也因此,我採用了"活力藝廊"這個策略。

這個策略是這樣的:首先,學生把自己所要呈現的作品張貼在教室或走廊的牆上,就好比他們在藝廊裡展現藝術品一樣。每一件作品都編上號碼,然後有系統地讓學生輪流觀賞,每一件作品都花個一兩分鐘,仔細地研究一番。為了讓這個活動更有意義,學生們必須寫點東西給作者回饋。在活動開始之前,我給每個學生兩種不同顏色的便利貼,其中一種顏色的便利貼是要寫上給作者的提問,另一種顏色的便利貼則是要寫上觀賞後給予作者的正面回饋。

雖然孩子們在觀賞作品時顯得相當興奮,仔細端祥每一件作品,並且把回饋寫在便利貼上,但對他們來說,或許最棒的是這個段落結束之後。只見他們急著將自己的作品從牆上取下,趕緊拿回自己座位,然後仔細閱讀同學給他們的回饋。當然,我給孩子時間修改自己的作品。我很高興的是,學生們都主動改善自己的作品,而不需要我去敦促他們。

學生應該擁有的課堂

當活動進行到一半時,我看了一下手錶,才驚訝地發現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。已經過了20分鐘,可是感覺活動才剛開始而已。當我發出"哇!"的聲音時,Emmi轉頭問我發生什麼事。我把手錶給她看,結果她和我一樣,也不相信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。我們都認為,任何時候,學習的感覺都應該像這樣。

當活動結束後,我的另一名學生Jukka走向我,和我擊掌,然後謝謝我安排了這個活動,就好像我剛剛帶給大家一個驚喜一樣。但我認為,他對我的感激是沒道理的,因為所有的學生本來就應該擁有類似這樣的課堂活動,讓他們積極而主動地投入。

"芬蘭學校動起來"讓我知道美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學校,都可以協助學生去爭取主動的生活方式,以及鼓勵老師以具有創意的方式讓孩子在課堂上動起來,進而增加孩子的運動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俠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